閱讀體感 5分鐘
因疫情的緣故,睽違2年,重新回到巴黎。成為室內設計師的自己,重新檢視、分析自己對於巴黎居所的眷戀。
Design your daily life ,
同為天、地、牆組成的空間,造訪朋友們的住所,好奇他們對於生活的詮釋與選擇,是如何成就今日居所的模樣。
同時,也在思考如果有天將這些採訪者們身上的關鍵字集結出來後,放在台灣會是什麼樣貌。
因此誕生了這一系列的採訪,
而如同一本書裡通常會有一篇序言,這篇文章正是為這一系列的採訪揭開序幕。
>>>延伸閱讀:Issue 01 | 在巴黎生活23年的Karine選擇街區的理由。
後疫情時代,當舊日的生活模式無法回應新的生活趨勢,
「居所」還具有何種可能性?
為潛伏於日常的動盪,預留一處從容的生活空間。
過去兩年因一場疫情席捲全球,使得過去習以為常的生活不斷地被解構、重塑,後疫情時代的來臨,逐漸轉變了我們工作樣態,空間又要如何因應這樣的轉換?
數位浪潮隨著疫情席捲而來,在虛擬世界與現實空間中激起了革新的漣漪。
數位轉型加速了人們在虛擬世界的無邊暢遊、線上交流,當開始 Work from home (遠距工作),居所的停留、使用不再是下班後的12小時 (其中6小時還是在深層睡眠中度過),當遠端的觸角在我們生活空間中舒展開時,「家」被賦予了更多的可能性。
後疫情時代世界的快速突進,使得人們對於居家空間能否靈活承接外在環境變動,賦予更高的期盼與寄託。為業主打造更具延續性與靈活的空間規劃,是現今身為室內設計師所需承接的使命。
其中一對受訪者是正為美國公司工作的情侶,遠距的工作型態、居所即是工作場域。訪談中不只談到空間狀態,同時也提及在心態上如何做到上下班的情境轉換,保持效率與生產力。
如果嚮往這樣的生活模式,可以延伸閱讀:Issue 02 | 數位游牧工作者的居家日常
選擇街區的同時也在選擇自己喜愛的生活軌跡
“ 以家為圓心,日常足跡為半徑,將我們的生活街區圈進我們生命藍圖裡。”
在本次的採訪系列裡,會看見採訪者們是如何選擇此刻居住的房源。街區裡,擁有著他們喜愛的生活樣態。
巴黎每個街區擁有著不同的氛圍表情,透過受訪者們喜愛的散步軌跡,將藉由文字帶著大家去認識不同區域的巴黎。
長田英知先生攥寫的『 未來都市新趨勢 』裡提到:
徒步圈的幸福程度有著1:10:100法則,1公里徒步範圍內,這些場所是否能符合自己的生活型態。
( 註_ 1:10:100法則的1,代表以住家為中心的1公里範圍內,也就是從住家徒步10-15分鐘的距離,所有能夠抵達的場所、街道等地方。 )
而身處在台灣的此刻,也能運用同樣的方式,圈出居住的環境中,散落在這圓圈範圍內,我們最常觸及的場域是否為我們喜愛的生活樣貌。
可能是生在獨善其身的社區住宅中,需搭乘著社區巴士才能到山下的巷口吃早餐,不過擁有的卻是得天獨厚的山景與庭院。也或許是因孩子而選擇在便利漫活的學區,在鬧中取靜的街區取得生活與便利的完美平衡。
如果空間有個輪廓,那會是日常勾勒出來的模樣
空間裡,陳設的物件,承載著歲月長河裡每段相遇的緣分。
念研究所時,上過一堂哲學課至今讓我印象深刻。 當時正和教授思辨著美感、品味是否和財富、學歷一樣世襲。這世代對於物件選擇的價值觀、是否會延續性的留給下一代。 造訪法國朋友住所時,總會發現別具家族歷史傳承意義的物件。空間的擺設、物件的選擇代表著居住者身上某一部分的靈魂。
慎重的選擇、對待每一個放置在居所裡的物件,大至一幅畫作、家具、電器,細節到垃圾桶、打掃用具與垃圾袋的選擇。
乘載的不只是日常生活的記錄,也是對於生活態度的講究。
>>>延伸閱讀:Issue 03 | 時尚工作者的居家哲學
採訪協力/ CHEN,WEIJHU